為加強學術交流,,領略科學發(fā)展前沿,,引導新入職青年博士教師能夠更好、更快,、積極健康地走入科研之路,,同時為了激發(fā)學院研究生們的科研熱情,,11月9日下午,理學院在學院A304會議室開展了學術交流活動,,邀請中國科學院物理所胡鳳霞研究員作了題為“中子衍射研究磁性相變材料的多功能物性”的學術報告,。本次學術報告采用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,沈龍海副院長主持會議,,孫乃坤教授,、吳麗君主任、新入職博士青年教師和部分研究生參加了線下會議,,其他學院老師和部分研究生在云端聽取了報告。

胡鳳霞介紹了所在課題組近些年取得的科研成果,,并對磁性相變材料的發(fā)展前景進行了展望,。報告結束后,胡老師與線上線下的老師和同學進行了熱烈的探討,。

會后,,孫乃坤和沈龍海兩位教授與青年博士教師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科研經(jīng)歷與經(jīng)驗,希望青年博士教師在申請基金方面不畏艱難,,努力學習,。基金本子要有明確新穎的立意,,立項基本框架要非常清晰,,創(chuàng)新之處要非常明確,實施過程要謀篇布局?,F(xiàn)場交流活動長達3個小時,,氛圍熱烈且深入,發(fā)揮了老教師“老驥伏櫪,,示范引領”的作用,,促進了青年教師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的熱情。同時科學地規(guī)劃了科研路徑,,極大豐富了研究生們的科研視野,。會后,研究生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,,深受啟發(fā),,進一步提升了創(chuàng)新能力,對他們的科研道路以及基金申報工作都將產(chǎn)生較好的指導作用,。(文/孟海燕 圖/田輝)
附報告人簡介:
胡鳳霞,,博士,研究員,。2002年8月獲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理學博士學位,,后在香港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,2006年作為“引進國外杰出人才計劃”到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。曾任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?,F(xiàn)任M03組課題組長,。兼任中國稀土學會磁制冷專業(yè)委員會秘書長、副主任,,中國晶體學會理事,。在J. Am. Chem. Soc., Adv. Mater., Nano energy, Mater. Horiz., Acta Mater.等刊物發(fā)表論文160余篇,他人引用5600余次,,第一作者單篇最高引用1050余次,。獲授權發(fā)明專利30余項(含美、日,、歐4項國際專利授權),。獲201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(2)、2014年度陳嘉庚技術科學獎(2),、2011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(2)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