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:
疫情無情,,但在溫暖的校園里,,感動卻隨處可見,。沈陽理工大學教職員工們舍小家為大家,,告別家人,駐守學校,,與學生共克時艱,。在這期間,,涌現(xiàn)出大量愛崗敬業(yè),、樂于奉獻的先進典型,,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,詮釋著教師的責任與擔當,,彰顯著沈理工最美抗疫者群體的光榮與使命,。疫情面前共擔風雨,每個人都是一道防線,,全體沈理工人將以高度的責任心和無私的愛心,,為學子保駕護航。即日起,,學校將分期推送他們的感人事跡,,相信有最美抗疫者們的勇毅和堅守,一定能夠筑起抵抗病毒的銅墻鐵壁,。
敬業(yè)奉獻 感動你我——校醫(yī)院陳巖同志工作紀實
在沈陽理工大學校醫(yī)院,,有這樣一位老同志,他一直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工作著,,甘愿服務(wù)集體,,并熱心幫助他人,他就是陳巖,,校醫(yī)院中的老大哥,,一位有著三十多年黨齡的老黨員。

3月24日,,校園封閉管理第十天,,老陳同志全程參與了八個小時的核酸采樣掃碼工作,當脫下防護服后,,同事吃驚地發(fā)現(xiàn)老陳的小腿和腳都腫得很厲害,,他自己也說感覺鞋越來越擠,第二天早晨再一看,,竟然還沒消腫,,大家都很為他擔心??紤]到老陳的身體狀況,,他家里還有兩位九旬老人需要照顧,因此,,領(lǐng)導(dǎo)堅持勸老陳提前結(jié)束戰(zhàn)斗回家休息,。就這樣,在堅守了10天之后,,老大哥騎上自行車,,踏上了回家的路。臨行前,,同事抓拍到了一小段視頻,,老陳樸實地說:“回家看看老爸”。終于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話,,鏡頭前的老陳一如既往地靦腆,,如老男孩一般。老陳同志騎車離開校園的背影,,會讓我們想起那篇熟悉的朱自清的散文《背影》,,老陳同志留下的背影既映射著他對本職工作的那份堅守和執(zhí)著,又寫著對家中九旬老父的牽掛,。

在校封閉管理的這段時間里,,陳巖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的初心和使命。他從來不以老同志自居,,無論累活兒重活兒都與年輕同志一起上,,甚至更賣力。校園封閉初期,,大量的防疫物資陸續(xù)入庫,,過程中都少不了老陳的身影,貨箱不論大小,他都努力地搬運,,即使累的氣喘吁吁也不停歇,。有一天,庫房新到了一批鋼質(zhì)貨架,,不巧的是貨架與庫門同樣寬窄,,嚴絲合縫看起來很難搬進來了,老陳不著聲色地先精細地量好門口寬度,,確保十足把握之后,,可謂用上了巧力與蠻力,硬把貨架拽了進來,,那一刻旁邊沒法插上手的年輕同志都看呆了,,下意識地趕緊拍下照片記錄了瞬間。老陳說他年輕時體力和耐力都很好,,不怕累扛得住,,校園核酸采樣過程中,老陳負責掃碼,,每次都穿著防護服和其他醫(yī)護人員一起上陣,,從不落下,但他畢竟不再年輕,,幾次“陣仗”下來,,老陳不得已下了火線。

“老陳確實是真老了也真累了,,三十年第一次聽到老陳說身體不舒服,。”一位同事說到,,隨后同事們流下了不忍的熱淚,。
陳巖同志當過兵,能吃苦,,講奉獻,,有擔當,一直以來他都是那個優(yōu)秀的兵,,充分體現(xiàn)著兵工精神的內(nèi)涵,!就是這樣一位敬業(yè)奉獻的校醫(yī)院老同志,在這段特殊的時期里真正踐行了醫(yī)者使命,,詮釋著兵工精神,,為年輕同志樹立了榜樣,感動了身邊人,,感動了沈理工,。(文/圖 胡成易)